張兵:從互聯網金融的領域淘金下一代阿里巴巴

          發布時間:2016-11-08 17:24:58   來源:西部控股   

                                                                       20150117164152327.jpg

          張兵堅定看好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空間。他從四個維度來進行了論證:

            第一,首先站在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發展的大勢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是推動傳統金融創新,傳統金融改革的助推器,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沒有天花板。

            第二個是站在金融行業發展的本質來看,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打破了傳統的金融機構對金融信用的壟斷。

            第三點,我們在互聯網價值鏈總做價值的企業,它們相當于互聯網金融價值鏈的底層,有了它們,其他的企業會發展的更快,這類底層企業的發展前途也會更加光明。

            第四,傳統企業和互聯網金融結合的模式。我們看到星巴克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創新,投資了移動支付,而且還引入了星巴克的現場支付的場景。星巴克通過這一點從傳統的零售企業變成了數字網絡的運營商,對星巴克來講是商業模式的升級,國內現在已經有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比如說零售行業的公司,它通過我的供應商體系的整合,發展供應商在線的貸款,消費者的消費信貸,以及會員體系的財務管理,已經向這個方向走。

            以下為張兵發言實錄:

            張兵:首先要非常感謝投資與理財雜志,給咱們創造這么好的交流平臺,讓從業者在這個場合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美好明天。我從投資機構的角度對互聯網金融未來做出一些分析,我也是在座唯一一個是基金的代表,我演講題目是互聯網金融,從互聯網金融的領域淘金下一代阿里巴巴,我的題目已經旗幟鮮明的表達我的態度,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有非常大的空間。

            我接下來從四個維度論證我的觀點。

            第一,首先站在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發展的大勢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是推動傳統金融創新,傳統金融改革的助推器,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沒有天花板。剛才天弘基金的張總也探討了中國經濟社會結構變遷的幾個階段,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大概經理了這個階段,首先從小農經濟進入到了工業經濟時代,然后進入了服務經濟的時代,現在面臨著向移動互聯網經濟轉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會預知伴隨誕生一批領袖企業,我們把時間軸前移33年,吳曉波把1984年作為中國公司的元年,1982年有這樣的企業從養鵪鶉賣飼料企業做到了這個企業的全世界第一名,它抓住了整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的機會,到了2000年,1999年,這個關口,所有人擔心千禧蟲問題,這個時候馬云創辦的阿里巴巴,通過這個產品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這些領袖企業都是提前十年布局的,站在2014年結尾,我們思考未來中國十年經濟結構的變化趨勢是什么樣的呢?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國企改革和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從表面上看,與其說國企改革和傳統產業升級是迫于政府政策的要求,以及產能過剩的壓力,從本質上講,不如說是傳統產業在面臨新經濟常態,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沖擊下,如何實現自我救贖。

            在金融領域也一樣,只有金融的從業企業率先完成了新模式,新思路的思考,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改造自己,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才能實現快速發展。

            無論是亞馬遜對比沃爾瑪,或者是中國的淘寶京東對比傳統零售業,以及小米手機對比諾基亞摩托羅拉這種傳統巨頭,甚至微信與三大運營商的關系,我們不難看到一大批傳統產業在面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技術的革命和創新之中早已了非常大的挑戰和危機,誰率先完成這個思考,率先以新思維引領自己商業模式的升級,誰才有可能擁抱未來。

            那么孟子有一句話說雖有智慧不如成大勢,現在很多企業都涌入了互聯網金融領域,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抓住這個趨勢,這就大勢。抓住了它就創造了未來。

            第二個是站在金融行業發展的本質來看,互聯網金融的崛起打破了傳統的金融機構對金融信用的壟斷。金融行業的本質其實是金融的信用,傳統的金融機構,比如說銀行,大家認為銀行很有錢,其實銀行沒有錢,是通過國家的信用低成本的獲取了資金,通過息差貸款獲得盈利?;ヂ摼W金融金融,一批企業的崛起,實際上是對傳統的金融信用的一個分割,這批互聯網金融企業,或者是通過本身像BAT一樣的企業,自己是龍頭,通過艱難的創業積累了一定的信用,或者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來消除信息不對稱,增加透明度,降低風險,從而獲得了互聯網的小白用戶的信賴。

            同時,互聯網金融企業對信用的分配跟傳統的企業相比也更具有普惠性,我們知道傳統的金融企業,比如說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或者說券商的營運部,以及信托,第三方理財,這些人群是高凈值客戶,根據博爾頓咨詢研究認為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的就是高凈值客戶,中國2013年是290萬,2016年達到355萬,中國智能手機的用戶超過5億人,支付寶實名用戶超過3億人,支付寶手機錢包接近2億人,高凈值用戶占1%,互聯網推動的普惠金融正是降低了這部分人進入的門檻,從而推動了傳統金融服務人群的擴大,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我們再看一個數據,2013年中國居民的存款余額超過40萬億,通過我們的估算,如果說把其中大約3.75%的錢從銀行搬家到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這部分創造的金融交易增量就超過了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額。如果我們認為100個小白客戶銀行的存款是均等的,只要有3.75個人把自己的銀行存款搬出來到互聯網金融平體,創造的交易就超過了阿里巴巴。我們認為這個領域能夠孕育出阿里巴巴的世界級的領袖企業是非常有機會的。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的價值鏈,促進了不同板塊,不同領域業務的經營和融合。所以創造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從理論的角度來講,中國的資本市場可以從兩個維度劃分成四個子市場和這樣的系統。一個維度是資金的性質是股權的,或者是債券的,融資的方式是公開的還是私募的,所以劃成公募的股權,私募的債券,私募的股權,公募的債券。

            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融資目的,變相的達到公開發行募集的效果。股權和債券的邊界的融合,比如說非上市企業的定價是非常難的,但是通過互聯網資產的交易平臺,以及股權的眾籌平臺,這一系列的創新平臺引入了定價機制,從而解決了以往這部分非標資產很難定價的難題,也使得債券投資也很方便的轉化為股權投資,所以我們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推進了四個子系統的融合。

            在實踐當中我們也看到,互聯網金融行業下的金融機構也出現了跨行業,跨部門的融合,比如說各種寶寶的融合,促進了互聯網公司和保險公司合作,以及傳統的金融機構基于互聯網推出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移動支付平臺等等。我們認為未來互聯網企業,銀行,保險,證券還會進行進一步融合,這就打造了整個市場新的業務增長點。

            我們認為發展中國家做互聯網金融比發達國家更有后發優勢,更更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發展中國家首先是具有基數更大的需要普惠金融服務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的需求是難以被傳統金融機構覆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平臺長尾效應,大幅度降低投資人入市門檻,我們知道傳統的私人銀行客戶門檻是600萬,如果小白客戶去銀行買理財門檻是5萬,利用互聯網金融你可能只有5萬存款的小白人群,通過互聯網平臺我們算一下,相當于是120個小白客戶聚在一起變成一個高富帥。

            另外一個理由,發達國家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的轉換成本比較高,發展中國家起點低,所以推動阻力也沒那么大,發達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要強很多,我們看到在美國第三方支付被納入了貨幣轉移支付的監管,比如說網貸,是納入了證券業的監管,規模稍微大一點的眾籌平臺必須要去ICC注冊登記,這一切在中國由于整個監管的范疇還不是很清晰的厘訂,是市場的空白期,所以大量的草根的金融機構快速發展。實際上是推動了銀行的進步。在非洲,在肯尼亞有62%的人用手機銀行服務,在坦桑尼亞有47%的家庭通過手機銀行進行支付和理財。中國跟他們相比,是具有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消費人群,既然非洲的小兄弟的業務做的這么好,我們認為中國一定會孕育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所以誕生世界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是指日可待的。

            互聯網金融的機遇,我們怎么抓住其中的投資機會呢?我們的看法是沿著互聯網創新的方向去尋找投資機遇。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金融的功能,大部分人對金融表面上很熟悉,但是本質上可能沒有經過慎重的思考,金融的兩大功能,一個是完成了資金的空間的轉移,也就是說一個交易主體轉移到另外一個交易主體,第二個功能是完成了時間范圍的轉移,也就是說資金的占有者讓位資金的所有權,以及在一定的期限內投資者將投資收益與資金的出讓來分配,大家共同獲得回報。

            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也是沿著兩個維度的,一個是沿著空間轉移緯度,直接表現在支付方式上的創新,我們看到電子商務的崛起實際上是伴隨了以互聯網平臺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下一步隨著新的技術的出現,以NFC為代表的近場支付,以及其它的二維碼等等各種各樣的支付,會使支付市場呈現創新的態勢。我們看到VISA宣布在2015年大力布局NFC支付市場,支付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一定會蘊藏大的機會,在這個細分領域,有龍頭地位的企業是投資機構重點關注的項目。第二個是沿著資金的使用的時間轉移方向創新,它表現成兩個層面,一個是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化,比如說證券,銀行保險觸網了第二個是基于互聯網行業的深刻理解,創造互聯網產品,互聯網金融平臺。具體來看,我們認為比如說在互聯網產品平臺創新方面,在細分領域,有特色,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以及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的這類企業是有更長遠的發展的前途的,比如細分行業,我做醫療,環保行業做獨立的市場?;蛘呤俏以谧饨鸬氖袌鲎黾毞秩巳?,瞄準著校園的分期,消費的信貸市場等等。在這些領域跑得快,跑得遠,規模大的公司,內部機制健全,風險管理水平高,這部分企業會獲得市場的青睞。

            第三點,我們在互聯網價值鏈總做價值的企業,它們相當于互聯網金融價值鏈的底層,有了它們,其他的企業會發展的更快,這類底層企業的發展前途也會更加光明。

            第四,傳統企業和互聯網金融結合的模式。我們看到星巴克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創新,投資了移動支付,而且還引入了星巴克的現場支付的場景。星巴克通過這一點從傳統的零售企業變成了數字網絡的運營商,對星巴克來講是商業模式的升級,國內現在已經有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比如說零售行業的公司,它通過我的供應商體系的整合,發展供應商在線的貸款,消費者的消費信貸,以及會員體系的財務管理,已經向這個方向走。

            最后,我們從投資機構也有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認為對互聯網金融的解讀要回歸常識,特別是媒體和從業者的宣傳不要過渡的夸大和包裝,像是壹讓投資人忽略風險。比如像寶寶的產品,比如是預期類的收益率,但是我宣傳是保本,那么這是一個誤導。我線下的個人信用,或者是線下資產引力能力都不會因為搬到線上來有變革,所以在宣傳的高收益的情況下必須要披露有高奉新,有責任的從業企業要承擔起這個義務來。

            其次,對大數據和云計算現在也沖刺著過渡崇拜和過渡迷戀的傾向,最近我讀一本書,用了很多案例證明一個觀點,我們通過非常復雜的大數據挖掘得到的一個看似經驗教研的決策,并不一定我們回歸嘗試,通過你的經驗判斷得出的決策更高明,我們做的決策是在不同因素下,只要一個參數發生變化,可能你的角色,最合適的方案就會發生變化,而且這些參數變化一定是通過數據挖掘的,這一點是需要從業企業關注的。而且從業企業利用大數據也必須要尊重消費者的個人隱私。

            最后,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從業企業,如果哪個企業想跑到市場前面也要關注期限錯配的風險,像寶寶報額類的產品,投資標地作為貨幣基金是一個長期,實際上是一個嚴重的錯配,比如說流動性風險,如果我們發行了一款產品,如果投資人集中的要求回贖,那么管理人很難兌現。還有杠桿的風險,有的公司做的幾十萬,幾百萬,但是是幾十億,幾百億,完全覆蓋不了。

            最后,還要感謝主辦方提供這個平臺,讓大家有這個交流的機會,同時我也期望投資者理財這樣的雜志有情懷,有擔當的媒體,一方面能夠幫助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消費者,客戶群能夠更加客觀準確的認識互聯網金融,不要羊皮效應,一圍而上,同時也是率領這么多從業企業加強自律,加強規范,從而創造行業更美好的未來。謝謝大家。

            主持人:十年后你預測一下下一個阿里巴巴的出現有多大呢?

            張兵: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是必然發生的,所以我想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一定會出現的。盡管是小概率,但是一定會發生。

            主持人:剛才張總給我們總結了他的四個維度的觀點,非常是在未來十年的大勢,互聯網金融沒有天花板,金融行業的本質是要大眾化,改變傳統價值鏈,有創新點,在發展中國家做金融容易彎道超車。

          返回
          精品专区性色91,无码a片污在线看,18视频在线观看,黄色网站免费入口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