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張磊:互聯網金融未來五大猜想

          發布時間:2020-04-13 16:39:17   來源:西部控股   

                                                                              張磊.jpg

              張磊表示,對未來預測從來都是困難的,對互聯網金融的預測會更困難,這個產業是瞬息萬變的產業,在互聯網面前大家都是小學生,因為日新月異,不斷變化。

            張磊在演講中描繪了他對互聯網金融未來的五大猜想:

            第一,互聯網將大幅的降低金融成本。因為我們有了互聯網,所以可以大幅的降低成本,使我們在校的學生,使我們的屌絲,使處于地層的勞動者,他們的收入微薄的情況下也可以理財了,門檻降低了。

            第二個猜想,互聯網金融將會制度化,大數據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是三間房子的套間,如果你進了一間房就下結論就為時過早,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是一個物體的三個方面,大數據技術將使投資管理更加智能,更加科學化,投資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我們如果只靠藝術的話,它不可復制,明星的基金經理做的好,另外一個就很難復制,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使投資更加科學化;

            第三個猜想,人們的金融需求是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和企業的管理當中去的;金融無處不在,隨著生活的逐漸的互聯網化,將有更多的金融產品和場景合為一體,未來只有將金融產品和場景以及客戶的需求緊密的結合的,這種產品才會得到客戶持續的青睞。

            第四個猜想,支付仍然是最具獲利了,最可能出現墊付式創新的領域,馬云說現在已經不是IT時代,已經變到了ET時代,你的所有的收益都是數據生意,數據是未來的隱蔽資產。

            猜想五,在長遠的未來來看,就未來就沒有互聯網金融了,正如工業革命初期出現了用蒸汽機為動力的機械,當時相當一段時間還有大量的手工工程,隨著工業化完成,現在已經沒有所謂的機械化工廠了,因為叫工廠就是機械化工廠,互聯網金融概念就像機械化工廠一樣最終消亡,未來無論是傳統的金融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會不斷的互聯網化,因為所有的金融最終都會不同程度的互聯網化。

            張磊認為,互聯網金融是思維的競爭,是規則的博弈,是對傳統金融作業模式的顛覆,是金融對經濟社會互聯網化的適用。既然是金融,它就有外部性,又有傳染性,又有滯后性,不對稱性等等。因此,保護投資者利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既靠我們從業者的自律,也靠監管部門給予適當的監管,“我們呼吁監管部門既要監管,又要給適度的空間,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之所以在全球有一定的領先性,就是因為我們的監管部門在過去的兩年中給予了很高的包容,我覺得創新生長在包容的土壤里,我們也在這里呼吁監管部門能給互聯網金融以包容的土壤?!彼f。

            以下為天弘基金張磊發言實錄:

            張磊:大家下午好。在18世紀下半葉,第二次工業浪潮席卷了全球,1946年第一臺電腦的出現,六十年代的互聯網的誕生,互聯網以及云計算,大數據,使人類重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獲得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計算數據的能力得到了如此空前的高漲,我覺得它最終會影響到知識的產生,我們的決策思維的習慣,甚至會影響到經濟政治的各種形態。

            互聯網已經對方方面面進行了改造、升級,據統計最終會發生大互聯網信息技術到什么程度呢?叫萬物皆聯網,無處不計算?,F在我們可以聯網而沒有聯網占比只有99%,只有1%的聯網了,未來全要聯網。像智能手機就可以操控家里的孩子是不是認真的在學習,可以看家里的空調是不是合適,在會場里就可以按調節,可以看煤氣表上現在還有多少,如果不夠了現場就可以用手機充值。我覺得互聯網對方方面面的影響才剛剛開始。但是請大家注意,這次浪潮的到來不會像第一次的革命那樣,農業革命花了一萬年,工業革命大概花了二百到三百年,可能信息化的革命不需要這么長時間。從現在往后的未來的50年能給我們帶來的新的知識,用互聯網的方法,大數據的運算,能夠產生新的知識,那么它是爆炸式的,可能從一百萬年由猿猴到人以來的知識,未來的50年的量會超過它。這是講的第一點。我們激動人心的時刻是,現在就在人類的第三次浪潮期間。

            我的題目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猜想。對未來預測我從來都是困難的,我覺得對互聯網金融的預測會更困難,這個產業是瞬息萬變的產業,在互聯網面前大家都是小學生,因為日新月異,不斷變化。

            第一,互聯網將大幅的降低金融成本。個性化的,高端的金融服務最終會降低門檻,那是我們最典型的工業革命,我們的工業革命的思維?;ヂ摼W強調的是個性化,屌絲經過,通過大數據進行個性化定制,原來的個性化的高端金融服務會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說普惠金融互聯網可以給予很大的助力。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電報在美國國債發行當中的應用就是一個非常鮮活的例子,1812年美加戰爭誕生了加拿大,美國必須發行1000萬美元的國債,那時候沒有發行渠道,美國沒有非常發達成熟的金融市場,大家知道,它發這1000萬美元付出的承銷費,當時沒有投資銀行,當時美國這么一個現在看來最強大的國家,它的國債的發行的承銷費用是42%,發行一年的利率是150%,它發一千萬的國債付了420萬美元給了發行方,折價發行,1000萬美元按40%的價值發行,利率是150%,承銷費是420萬。到了1864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美國為了打仗又要籌款,這時候電報發明了,一個非常小的銀行家叫庫克,它利用一個科技的革命,電報,現在已經感覺過時了,但是當時和研究的互聯網一樣尖端的科技,由于電報在信息傳遞上的巨大為例,結果比原來發行規模更大了,現在美國付出了千分之一的承銷費,成本大幅下降,庫克就把整個國債的發行門檻降低,小投資者也可以買國債了,于是科學技術,新技術用于金融,降低了門檻,推進了普惠金融,降低了融資的成本。這是一個例子。

            其實互聯網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同樣會降低革命性的成本,我們會看到以前只有中產階級才能申請信用卡,現在大學生如果在一個電商的網站上多次交易買東西,它也可以打網絡白條了。這就是信用卡門檻降低了。正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才使貨幣基金從以前的一千塊錢的門檻降低到現在的一塊錢。大家知道,貨幣市場基金它的管理費是千分之三,一塊錢的管理費是三厘錢,這還必須把一塊錢理財從1號放在12月31號,貨幣市場基金恐怕沒有多少人放那么長時間。那么它給我們帶來的管理費不到1厘不到,我們要投資管理,還要為客戶服務,正是因為我們有了互聯網,所以可以大幅的降低成本,使我們在校的學生,使我們的屌絲,使處于地層的勞動者,他們的收入微薄的情況下也可以理財了,門檻降低了。

            還有時間成本縮小了,互連網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夠大幅降低成本,推動普惠金融級把高端服務屌絲化。

            全球最得最好的直銷銀行,它的統計,它們吸收儲蓄的成本只是線下傳統銀行的20%-30不能,降低了70-80%的資金成本,負債的成本。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去傳統金融當中高大上的高端服務必定會讓更多的屌絲感受到這是我的第一個猜想。

            第二個猜想,互聯網金融將會制度化,以阿里小貸為例,大數據增信使貸款更加自如,電子商務帶來數以千萬計的網商,數以萬億計的銷售額,商流資金流形成了海量的大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建立模型,能夠改變傳統的企業增信,授信等流程,讓機器判斷誰是可信的,然后讓機器監控,我的借款者是不是正常,是不是要提高借款的額度,這就是智能化的。

            另外,大數據技術,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是三間房子的套間,如果你進了一間房就下結論就為時過早,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是一個物體的三個方面,大數據技術將使投資管理更加智能,更加科學化,投資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我們如果只靠藝術的話,它不可復制,明星的基金經理做的好,另外一個就很難復制,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使投資更加科學化,這個公司有1.9億的客戶,我們通過現有客戶的申購贖回,每天產生的大額數據,大量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了解客戶的行為和演變的趨勢,再通過這些數據建立模型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深度贖回的資金量,我們通過一年半以來的不斷優化迭代!目前我們用這個模型預測未來三天的申購贖回量,是我們的預測值和實際的發生額誤差在3%之內。這是發生在大數據指導客戶管理的案例。以前那些還是設想,猜想,因為預測了流動性,對貨幣這樣專著流動性關注的基金。

            第三個猜想,人們的金融需求是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和企業的管理當中去的,以個人金融服務為例,會融入百姓的各個生活的場景,金融無處不在,隨著生活的逐漸的互聯網化,將有更多的金融產品和場景合為一體,未來只有將金融產品和場景以及客戶的需求緊密的結合的,這種產品才會得到客戶持續的青睞。隨著智能家居的普及,未來的家電將和移動終端聯網,以后可以手機遠程監控,孩子是不是在家好好學習,空調是不是合適,我們可以察看煤氣表,是不是足夠,是不是該充值。未來金融企業會和互聯網企業一樣加入到對百姓場景的爭奪戰當中,像娛樂,社交,電商,通訊,還有睡覺,睡覺的場景都介進去,可穿戴設備,穿上以后,你的腦電波,心臟跳動都可以數據抓取,進入到各個場景。只有對準客戶生活的主場景,并對此場景的核心金融需求為切入點,設計產品,不斷優化,提高客戶體驗,這樣的金融產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第四個猜想,支付仍然是最具獲利了,最可能出現墊付式創新的領域,金融機構的誕生和發展起源于支付,在最早的具有現代意義的商業銀行荷蘭阿姆斯特丹銀行,就是因為支付應運而生的,現在遠洋貿易被電子商務所替代,因此我們也必須有一個能夠適用電子商務的金融出現,于是互聯網金融就出現了,那么互聯網金融是始于支付的,2014年支付寶的誕生受到做的是買賣雙方的擔保人,賣的說不會發貨的,除非你不付錢,支付寶說我做擔保,大家都相信我,你把錢給支付寶,賣方你發貨,我就說錢已經給我了,然后如果是貨真價實的,然后通知支付寶付款。后來發展起來了支付結算,它的流量和數據是開展其它金融業務的底層的基礎。所以馬云說現在已經不是IT時代,已經變到了ET時代,你的所有的收益都是數據生意,數據是未來的隱蔽資產。

            雖然互聯網支付發展的比較早,未來仍然是最具活力,最可能出現顛覆式創新的方式。將來海外退稅不用漫長的等來了,微信支付推出了發紅包的支付服務,逢年過節不用換幾張嶄新的錢等孩子來了給他,我們的微信福利大家都在微信里面搶紅包了。

            根據互聯網支付的場景在未來會越來越豐富,滴滴快遞給出租車送10塊,給打的的人送10塊,是為了搶占用戶下載它的支付工具,像這種例子以后還會有,并且會越來越多。支付可以改變生活。

            像支付帖紙,一張紙和銀行卡保定以后,貼在身上就可以近距離的小額的幾十英鎊的支付了。還有三星公司研發的智能手表,它本身就是一個支付終端,未來二維碼支付,指紋支付,人臉支付,聲音支付,車鑰匙支付,藍牙支付,GPS支付,各種的創新會紛至沓來。未來虛擬貨幣,網絡支付協議的興起甚至對中央銀行和傳統支付帶來顛覆。

            猜想五,在長遠的未來來看,就未來就沒有互聯網金融了,正如工業革命初期出現了用蒸汽機為動力的機械,當時相當一段時間還有大量的手工工程,隨著工業化完成,現在已經沒有所謂的機械化工廠了,因為叫工廠就是機械化工廠,互聯網金融概念就像機械化工廠一樣最終消亡,未來無論是傳統的金融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會不斷的互聯網化,因為所有的金融最終都會不同程度的互聯網化。在渠道的部署上,傳統金融企業逐漸上網,將金融服務部署在互聯網上,部署在手機移動終端上,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也將部署線下的企業。比如說個人理財規劃,面對面的交流不會消失,實體的網點有其的必要性。當然互聯網企業搞實體點也是有必要的,這就是為什么馬云回頭大幅的投資銀泰。這個線下網點的定位和現在的儲蓄網點的定位有很大的不同。

            互聯網金融是思維的競爭,是規則的博弈,是對傳統金融作業模式的顛覆,是金融對經濟社會互聯網化的適用。既然是金融,它就有外部性,又有傳染性,又有滯后性,不對稱性等等。因此,保護投資者利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既靠我們從業者的自律,也靠監管部門給予適當的監管,我們呼吁監管部門既要監管,又要給適度的空間,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之所以在全球有一定的領先性,就是因為我們的監管部門在過去的兩年中給予了很高的包容,我覺得創新生長在包容的土壤里,我們也在這里呼吁監管部門能給互聯網金融以包容的土壤。共同的防范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使我們的互聯網金融提升金融的效率,為我們經濟的轉型升級,為老百姓在保值財富做更大貢獻。謝謝大家。

          返回
          精品专区性色91,无码a片污在线看,18视频在线观看,黄色网站免费入口观看